被田野包圍的「開基灶君廟」,廟宇本身已相當寬敞,周遭環境則又為他添了幾分開闊感。古來相傳,灶君廟是先民渡海來台開墾時同行的神尊,原先供奉在家中,之後顯靈表示有意入廟,於是安於現址,逐步成為附近民眾的信仰中心。提到此地的灶君廟,長年以「牽亡」聞名海內外,據悉曾經有一位日本人來此牽亡,原本不會日文的乩童卻說出一連串流利的日文,震驚眾人。


灶王又被稱作「灶神」或是「護宅天尊」,因為(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灶台,因此古時候無論王侯之屬、一般民眾,皆誠心供奉灶神。灶神屬於家神之一,為家宅的「監督者」,若有家人興起歹念,則此神必上報天廳。
延伸閱讀:

至於「牽亡」一事,據聞是民國57年間住在宜蘭市的張東海幫人牽亡問事,後來則愈來愈多人過來此,如家事不順、有健康問題之信眾;至於張氏者何人也?原是於日據時代曾渡海至唐山之人,習於茅山道術,通符咒、觀落陰等事。在因緣際會下,張氏接下灶君廟住持重任,從此由將己身借由三太子、灶君諸神,開闢一條至陰曹地府之路,替家屬牽起祖靈,允其附身、與問事者對話,也就此開啟灶君廟牽亡之業。



數年下來,灶君廟的牽亡儀式多少撫慰了生者對逝者的思念。信仰在此時對應的是無從寄託的倚靠,讓心裡的結能夠解開,讓生者能夠繼續面對未來的路。

開基灶君廟
廟址:宜蘭縣五結鄉三興村三結東路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