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漸轉涼!今(23)日是農曆節氣中的「霜降」,為24節氣中的第18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6個節氣,為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的節氣,亦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有中醫師建議,此正值秋轉冬天之際,不少病症逐漸浮現,民眾除可透過中醫門診調理外,在家也可以利用食療、穴道按摩及生活調整,可改善轉冬出現的不適。

霜降後將邁入冬天,可食補搭配按摩養生。∣圖:資料照

有媒體報導,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林巧梅表示,秋季即將結束,由於天氣明顯轉涼,門診增加了許多咳嗽及皮膚症狀的病人,不過秋令屬燥、秋主肺,所以乾咳是秋冬常出現的症狀,除坊間常說的「蒸梨子」食療,若痰多的咳嗽就不適合,民眾也可煮一些白木耳百合南杏湯來潤肺,緩解乾咳症狀。

進入到這個季節,不少人會有呼吸道過敏症狀,主要是身體免疫調節較弱,溫差變化易引起上呼吸道過敏反應,她建議特別注意脖子的保暖,外出或早起運動可圍絲巾或脖圍,坊間的化痰止咳粉也可適度服用。

另外,穴道按摩上可選擇合谷穴、尺澤穴來固肺提升免疫力。民眾可彎曲大拇指,以指腹按壓尺澤穴,每次左右手各按壓1至3分鐘。尺澤穴對咳嗽、坐骨神經痛及肺部機能等具保建益處功效。而此季節容易脫皮者,飲食上需避免太重口味及菸酒、烤、炸、辣等食物,作息需要盡量在晚上11點前就寢,因為太晚睡會耗傷體內陰分,讓症狀加重。

天冷血液循環差,手腳冰冷,民眾可泡湯、泡腳改善。(圖/羅東林管處提供)

最後,林巧梅提醒,天冷會讓人血液循環會較差,若常手腳冰冷、小腿容易水腫等民眾,可自己在家泡腳,買一些生薑,不削皮切幾片放入水中,水滾後先煮15分鐘,再加入泡腳桶的溫水裡,泡約20至30分鐘,具改善循環跟消水腫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