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影響許多民眾多半選擇戶外活動而最常見的惱人事件就是被蜜蜂螫傷,大部分的狀況下,蜂螫只會令人感覺到不適,用一般方式緩解疼痛即可,每人體質不同如果對蜂螫過敏或重複被蜂螫多次,就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症狀需要就醫治療。

一般民眾常有迷思,緊急情況下要將螫針拔出在被螫傷紅腫的傷口上反覆擠壓不免疼痛難耐,但其實不是每次螫傷都會有殘留螫針,趕快跟著『Hi宜蘭』一起來理解。

台灣常見蜂類

蜂類螫傷在台灣最常見的為「蜜蜂」及「胡蜂」,胡蜂又叫黃蜂、大黃蜂或虎頭蜂。蜜蜂體表多細毛,身體較圓,蜜蜂的螫針尖端有倒鉤,螫人之後螫針與毒囊都會脫落而留在人的皮膚中。胡蜂體表光滑、胸腹部間較纖細,胡蜂螫人後螫針不會脫落,胡蜂本身也不會因為螫人而死亡,可以反覆螫人注射毒液。其中黃腰胡蜂是最常出現於都市,築巢於低樹枝或屋簷下。

蜜蜂示意圖 圖|pixabay-Capri23auto
胡蜂示意圖 圖|pexels-uroburos
被蜂螫的後續處理

先以乾淨的礦泉水或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觀察是否留有螫針,在拔除具毒性的尾刺時,由於其上有毒囊,為避免拔除時擠破,避免直接以手拔除,可以以信用卡卡片抵在皮膚上推出或鑷子慢慢拔除。

若無螫針則以症狀觀察為主,可以冰敷患部每小時冰敷 20 分鐘,用毛巾或衣物包住冰袋,避免冰袋與皮膚直接接觸以預防凍傷,觀察是否出現過敏反應。

冰敷示意圖 圖|pexels-Vidal Balielo
蜜蜂螫傷的過敏反應

蜜蜂螫傷每人依體質不同可能出現不同的反應,從暫時性的疼痛不適到嚴重過敏反應皆有可能。

輕度過敏反應

大部分蜂螫出現的症狀都很輕微,包含:蜂螫處劇烈的灼痛感、傷口出現紅色丘疹、螫傷處輕微腫脹,大部分的人被蜂螫數小時後,腫痛症狀會自行消失。

蜜蜂螫傷示意圖 圖 | pexels-Hans 22777images

中度過敏反應

有些人遭蜂螫或其他昆蟲螫傷後出現的反應較劇烈,症狀例如:患處嚴重發紅、螫傷處 1~2 天後腫脹程度擴大

這時侯請就醫將您的症狀告知醫生,由醫師判定治療。

嚴重過敏反應

蜂螫嚴重的過敏反應出現過敏性休克就有危急性命的風險,需要急救治療,少數人遭到蜜蜂叮咬會迅速發展成過敏性休克,在蜂螫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患者中,有 30~60% 的人會在下次遭到蜂螫時出現過敏性休克。

如何預防

首先就是避免蜂螫,尤其是在蜂群最多、最不穩定的九至十一月。戶外活動時避免用香水、髮膠,盡量穿深暗色貼身而不寬鬆的衣服,都可以減少被蜂螫的機會。

戶外活動穿著示意圖 圖|pexels-Nataliya Vaitkevich

當在戶外聽到熟悉的「嗡嗡聲」時,就要警覺性可能是有蜂靠近!此時可以放慢腳步觀察蜂的動態並降低音量,若發現有蜂在身旁飛舞,最好暫停行動,切忌揮手驅趕,避免擾動氣流或過度晃動的手臂被視為攻擊的信號,當巡邏蜂離去,再快步離開現場即可。

文章資訊參考於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旅遊醫學教育訓練中心

更多資訊可以前往

旅遊醫學教育訓練中心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