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越來越注意養身,尤其是疫情過後,尤其是「多喝水」成了時下減肥與健康的法寶,但你喝水喝對了嗎?家醫科醫師蕭伶茲,在臉書粉絲專頁《好日子診所》發文,表示人一天至少要攝取2000CC以上,或是「每公斤體重×30CC」才能達到足夠的水分攝取,但要什麼時候喝才是最好的呢?醫師蕭伶茲分享了6個時段。

家醫科醫師表示,喝水六大時間,可排毒素。∣圖:Pixabay

醫師蕭伶茲表示,在減重時足夠的水分攝取是不可缺少的,她說:「水分不僅幫助排除廢物跟毒素、促進腸胃蠕動、抑制食慾,更能啟動新陳代謝及幫助燃燒脂肪,以及舒緩情緒。」並且人一天至少要攝取2000CC以上,或是「每公斤體重×30CC」才能達到足夠的水分攝取。

但不是一口氣喝完2000CC就有效果,醫師分享「單次喝」跟「分次喝足」是不一樣的:「短時間大量攝取水份,身體無法吸收反而加速水分排出,甚至造成低鈉血症,引起頭暈、噁心等症狀,嚴重時還會出現昏迷的危險。」蕭伶茲醫師還說,正確的喝水方式應該遵循少量多次、慢慢喝的步驟,還有以下「6個必喝水時段」,如果你常常忘記補充水分,請記下這6個時段:

1.早上起床喝300CC:補充睡覺時消耗的水分,幫助排便。

2.工作前喝300CC:提高工作時的活力。

3.隨餐喝300CC:促進腸胃蠕動跟增加飽足感,還可抑制食慾。

4.下午茶時光喝300CC:緩解疲勞也避免解饞時過度進食。

5.運動後或洗澡後喝300CC:補充流失的水分。

6.睡前2小時喝300CC:舒緩情緒,並預防入睡後水分過度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