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般尋常的家貓飼養,到現在特別租了一間房養26隻貓。瑞與Tiger回憶,起因乃是從天而降的那隻貓崽。

彼時兩人已投身動保救援之路,在營業以外的時間能做多少就做多少。Tiger說:「有天發現,一隻小貓從我們的招牌上掉下來。」兩人一看不對勁,爬上招牌赫然發現:一隻花貓將她的三個幼貓叼到招牌上了。未避免再度發生掉貓事件,兩人合力將貓咪從上頭救下來,同時發現這位貓咪竟然又懷孕!「我們當時是先租一個套房,把他們養在那裏。」Tiger回憶,說道若當時真的有為這些貓咪著想,實在應該要趁幼貓、容易送養的年紀就替他們找個好人家才對。他們當初沒有時間多想,只急著安頓好三隻幼貓與懷孕的小花貓。

(小花的孩子們,就是毛茸茸的他們開啟了兩人的貓屋之路|韓風堂 提供)

幾週以後,他們回到套房,發現小花生了,而且一口氣又生了六隻小貓。採訪進行到這裡,我聞之驚呼:「六隻?天啊,你們當下的心情……」加上先前三隻,他們瞬間多了十隻貓咪,難道不感覺驚恐?未料兩人異口同聲答:「我們很開心耶。」新生的貓咪相互依靠,就是這股畫面融化瑞與Tiger的心,毅然決然把這群貓咪母子全都收為己養。

(小花的孩子們排排站吃飯|韓風堂 提供)

 

(三點鐘方向,即為眾貓的母親:小花|韓風堂 提供)

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吧,周遭朋友、同樣有參與動物救援行動的人,撿到貓咪都會優先詢問他倆。久而久之,原本的十隻貓翻倍成長,甚至從套房般到另外一間更大的屋子,他們才終於緊急喊煞車,宣布已無力收容更多。

「我們店裡大概三分之二的營收都給貓咪跟狗狗了,另外還要存這些貓咪未來的醫藥費……。」瑞說。不是不接受募款,他們過去也曾經高調地表明救援行動,然而如此下來的結果,迎來的不僅只是財力的挹注,而是更多任意棄置的行為、不諒解的聲音出現。

(貓屋裡頭的貓咪一隅|韓風堂 提供)

「不是說自己在救援嗎?為什麼這些貓/狗不能救呢?」類似這樣的聲音開始出現,又或者是某天來到店裡,就看見「一箱幼貓」,連個紙條訊息都沒有。瑞再提不久前發生的一件事:「有一個女生急急忙忙打電話給我,說有貓要救,我當下跟他說我們沒辦法處理,暫時回絕她。」但接下來整整一周,瑞動用他所有資源與人脈,尋找能夠安置貓咪的地點,才回電給女子,對方卻變得意興闌珊,最後不願回覆。

(兩人前陣子接受救援的貓咪|韓風堂 提供)

拯救與養育並非只是一串好聽的名詞,背後對應的是無數責任與承擔。瑞與Tiger說他們這件事情做了這麼多年了,「我們現在很懂得如何拒絕。」但是心理壓力卻無片刻鬆下。貓屋裡頭的26隻,他們記得每一隻貓咪的名字;養的四隻狗也礙於空間所限,經常只能待在籠子裡,手心疼著不願她們一生活在籠子,手背則不捨這些養出感情的毛孩子,進退維谷是他們的日常窘境,也是動物救援行動中需面對的抉擇。

(四隻狗狗:領養的布蘭妮、救援回來的YOYO、路上撿到的阿喜與Jungle|韓風堂 提供)

「我們現在就是能做多少就會去做啦。」瑞左擁右抱四隻狗狗:領養的布蘭妮、救援回來的YOYO、路上撿到的阿喜與Jungle,另一旁的Tiger則是捧著前不久救來的貓咪,讓她一口一口吃下肉泥。這是一個鬧哄哄的大家庭,狗狗搖著尾巴,貓咪正在打呼嚕,現實世界裡棄養的案例仍不斷不斷地發生,打造動物友善的環境依然是一個現在進行式,惟願有更多人將口號變成行動,將生養做為一生一世的承諾,讓所有生命都能夠得到安居之所。

本新聞旨在傳達動保救援的環境艱困。韓風堂不倚靠募款,單純仰賴店內營收的私人救援行動,現已達負荷。他們表示十分願意提供照護建議指南,但請勿擅自將流浪貓狗放置店門口。無論是養育或者救援的責人都須妥善衡量自己的經濟與生活狀況,切莫讓善舉成為他人的負擔。